欄位名稱 | 填寫說明 | 文書類--文本 | 相片類 | 文書類--文件 | 文書類--契約 | 文物類 |
04-91-AU-001 | 04-91-AU-002 | 04-91-AU-003 | 04-91-AU-004 | 04-91-AU-005 | ||
典藏品資料群名稱/細目名稱/計數單位 | 每一典藏品資料群填寫一張表,若典藏品資料群底下尚分有細項,則填於分項細目預留的表格分欄中。資料群的區分方式請各計畫自行決定,若欄位不敷使用,請自行增插欄位,並請註明數量單位,如件、種、頁、影幅、卷、幅、張、冊……。 | 馬偕日記「典藏品內容數位化」 | 相片類「實體數位化」 | 文件類「實體 數位化」 | 契約類「實體 數位化」 | 文物類「實體 數位化」 |
典藏品原件 數量 | 已進入數位化工作流程各階段之典藏品原件數量 | 30份資料( 約10435筆) | 395張相片 | 59件 | 9件 | 14件 |
藏品檢視修復 | 目前欲數位化典藏品已通過檢視修復關卡之數量 | 2738筆資料
英文文字(共三版) 約304,215字 中文文字約(兩版)65260字 |
395張相片 | 59件 | 9件 | 14件 |
產出資料量 | 已完成之圖檔量,請註明計算單位為MB或GB或TB, | 10GB(100dpi) | 3GB(100dpi) | 3GB(100dpi) | 3GB(100dpi) | 3GB(100dpi) |
第一階段校驗 | 已完成數位圖檔,經校驗、打樣之第一階段校驗工作數量 | 2738筆資料
英文文字(共三版)約304,215字 中文文字約(兩版)65260字 |
395張相片 | 20件 | 9件 | 14件 |
結合智慧財產權管理機制 | 已由資訊部門做浮水印加密工作,進行智慧財產權管理機制圖檔數量 | |||||
第二階段校驗 | 已完成智慧財產權管理機制後做最後確認之第二階段校驗工作。 | |||||
藏品登錄及編排 | 已進行編目登錄之藏品數量 | 實體部分完成編目10435筆圖檔完成1369筆 | 實體部分完成編目420筆
圖檔完成395筆 |
實體部分完成編目59筆
圖檔完成20筆 |
實體部分
完成編目9筆
圖檔完成9筆 |
實體部分
完成編目14筆
圖檔完成14筆 |
藏品描述或著錄 | 已進行描述及著錄之藏品數量 | 852筆資料
英文文字(共三版)約246,240字 中文文字約(兩版)65260字 |
82件 約57400字 | 20件 約14000字 | 9件 約6300字 | 14件 約9800字 |
第一階段校對 | 已進行a、b二項之文字內容校對數量 | 852筆資料
英文文字(共三版)約246,240字 中文文字約(兩版)65260字 |
82件 約57400字 | 20件 約14000字 | 9件 約6300字 | 14件 約9800字 |
內容加值分析 | 已進行「權威控制」、「主題分析」、「關鍵詞擷取」等項目之數量 | 426筆資料
中文文字約65260字 |
82件 約57400字 | 20件 約14000字 | 9件 約6300字 | 14件 約9800字 |
第二階段校對 | a、b兩項目之文字內容二校數量或校驗d項加值分析資料 | 426筆資料
中文文字約65260字 |
82件 約57400字 | 20件 約14000字 | 9件 約6300字 | 14件 約9800字 |
開放 使用 | 訂定使用規範、對外開放使用之數位化資料數量。 | 實體部分完成編目10435筆
圖檔完成1369筆 |
82件 約57400字 | 20件 約14000字 | 9件 約6300字 | 14件 約9800字 |
欄位 名稱 | 填寫說明 | |||||
預估產量 | 請預估92~95逐年度之數位化產量 | 92年至93年預計完成10435筆資料數位化 | 92年至93年預計完成395張相片數位化 | 92年至93年預計全部完成數位化 | 已於九十一年度完成 | 已於九十一年度完成 |
其它 | 若因為各計畫典藏品資料性不同,導致數位化後產出的媒體類型不為影像、工作程度亦不同者,則請在「其他」部分填寫產出的媒體類型與其工作程度(如產出為:動態影像檔、聲音檔、動態影音檔等)。 | 預計於九十二年度,與中研院計算中心合作,將日記解構,找出所有相關的文字記載,與相片作一比照結合的整體規劃與實行;最後於九十三年度,在中研院計算中心協助下,在於利用時間及空間資訊處理技術(Spatio-Tempo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, STIT),透過WebGIS的機制,以空間的概念串連馬偕所到之處的時間維事件,同時解析出時空資訊,並與現今存留的各類訊息、教會做比對與實地田野訪察,使整個實體的史料,成為線上虛擬的實地探訪的導覽館。在九十二年度及九十三年度,期望能在計畫執行期間,對於現今存留之教會作一實地田調,對於馬偕當時的噶瑪蘭信徒的後代,及現今教會的發展作一追蹤,將古今作一對照,或可於計畫成果中展示其馬偕的影響所及後代的發展。 | ||||
評等度 | 如教育部標準、機密性等等,請各計畫勾選時加註評等分類標準於說明欄 | |||||
珍貴度 | 如獨創性、稀有性、時代價值、不可替代性等 | 獨創性、稀有性、時代價值、 不可替代性 | 具時代價值 | 時代價值、不可替代性 | 稀有性、時代價值 | 稀有性、時代價值、不可替代性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