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回上一層】
![]() |
馬階夫人張聰明女士(1860-1925) 張聰明女士,係北部首位女信徒陳塔嫂的養孫媳。原名蔥仔是五股坑張忠與
愛氏夫婦之長女。幼時送給五股坑口的陳烏
、張氏夫婦為童養媳,蔥仔12歲時,與他匹配的對象不幸病逝。1873年馬偕博士在北部興建第一間禮拜堂五股坑教會後,開始招收12歲以上小孩到教堂學習羅馬字,蔥仔參加後開始會讀聖經,成績優良常得第一名並得獎學金。蔥仔在1878年2月3日受洗,偕牧師同時將她改名為聰明(與台語蔥仔同音)。
馬偕博士經學生陳雲騰作媒,徵得養祖母陳塔嫂及其家人同意後,於1878年5月27日在淡水英國領事館內由領事福證,一些親朋好友的祝福下完成了結婚大事。 張聰明與同時代之婦女一樣,未經戀愛即結婚,婚後追隨夫婿的傳教工作,不但讓馬偕博士打破了台灣漢人社會中對女性傳教的僵局,因夫人熟知本地風俗習慣,因此更能將聖經的含意清楚明白的表達出來。讓各地的婦女有機會參加聚會,也增加婦女接受教育的機會。聰明女士早年雖未受過正式教育,但是他非常聰明,婚後認真學習,不斷的自我成長,不但學會羅馬字,也會說英語,在牛津學堂開校時,她即是六位老師中唯一女性教師,可說是北部台灣一位本地籍的女宣教師。註:年代應在1901年馬階過逝後
|